除了绿茶,你知道我们常见的其他茶类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?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除了绿茶,你知道我们常见的其他茶类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?

黄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黄茶有两种类型。一是茶树品种,芽叶自然发黄,叫黄茶。唐朝六安盛产“寿州黄芽”。黄茶名称首见于宋代苏辙《论蜀茶五害状》(1094)“园户例收晚茶,谓之秋老黄茶”。

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,是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,时间在1570年前后。根据明代许次纾《茶疏》中内容:“顾彼山中不善制法,就于食铛火薪焙炒,未及出釜,业已焦枯,讵堪用哉,兼以竹造巨笥,乘热便贮,虽有绿枝紫笋,辄就萎黄,仅供下食,奚堪品斗。”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当,将绿茶做成了黄茶。

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,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,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,堆积过久,都会变黄,所以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。

黑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绿茶杀青时叶量多,火温低,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,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,渥成黑色,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。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期。唐宋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实行“以茶易马”扩充军备,以茶治边,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“以茶易马”之法,前后约有千年的历史。最初的黑茶品质是在“船舱中、马背上”形成的。茶产两湖、四川及云贵等省,唐宋年间盛产蒸青绿茶,为便于长途运输至西北边区,必须将散茶压缩体积、蒸制团块或篓包茶。绿毛茶要加工成团块茶,要经过20多天湿堆,期间茶坯也逐渐由绿变黑。加上当时的边茶要运输至西北等地,多经由水路北上,再沿陆上丝绸之路,由骠马、骆驼长途运送。因团块或篓包茶防水性能极差,受水运潮湿条件和途中日晒雨淋的影响,茶叶在湿热条件下,化学成分发生深刻变化,逐步形成了与绿茶完全不同的品质风味。随着边区民众消费习惯的形成,对这一特殊品质风味的茶类需求也逐步固定下来。受实践启发,便产生了以绿茶湿坯经长时堆积、渥成黑色的黑茶制法。黑茶制造始于明代中叶。明嘉靖三(1524),巡茶御史陈讲在奏折中记载:“商茶低伪,悉征黑茶,产地有限,乃第为上中二品,印烙篦上,书商名而考之,每十斤蒸晒一筐,运至茶司,官商对分,官茶易马,商茶给卖。”

红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在茶叶制造过程中,发现日晒代替杀青,揉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。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。

清代刘靖《片刻余闲集》(1732)记载了福建崇安星村、邵武、江西广信等地红茶。自星村小种红茶创造以后,逐渐演变出工夫红茶。清朝董天工《武夷山志》(1751)记载。工夫红茶创造于福建,以后传至安徽、江西等地。安徽祁门红茶,就是1875年安徽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,因见红茶畅销多利,便在至德县(现东至县)尧渡街没立红茶庄,仿制福建红茶制法成功,创制了祁门工夫红茶。以后祁门工夫红茶产地不断扩大,产量不断提高,声誉越来越高,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热销。后来,各地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。20世纪20年代,印度、斯里兰卡等国将茶叶切碎加工成红碎茶。

青茶(乌龙茶)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青茶最早在福建创始。《安溪县志》记载,清朝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(1725-1735)创制发明青茶,首先传入闽北,后传入台湾省。清代陆廷灿《续茶经》引述王草堂《茶说》,记载武夷岩茶这种乌龙茶的工艺,大致过程:“武夷茶……茶采后以竹筐匀铺,架于风日中,名曰晒青,俟青色渐收,然后再加炒焙……独武夷炒焙兼施,烹出之时半青半红,青者乃炒色,红者乃焙色也。茶采而摊,摊而摝,香气发即炒,过时不及皆不可。”所述制法与今日青茶制作基本相同。

白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白茶也分为两种,一种类型是偶然发现的从白叶茶树上采摘而成的茶,另一种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不揉不炒的白茶。田艺蘅于1554年所著《煮泉小品》中记载:“芽茶以火作者为次,生晒者为上,亦更近自然,且断烟火气耳。况作人器不洁,火候失宜,皆能损其香色也。生晒茶瀹之瓯中,则旗枪舒畅,青翠鲜明,尤为可爱。”明代《茶谱外集》说:“茶有宜以日晒者,青翠香洁,胜于火炒。”这里说到的制法与现在白茶制法基本相同。

花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
茶加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,宋代蔡襄《茶录》提到加香料茶,“茶有真香,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,欲助其香。”蔡襄提到的这种龙凤香饼茶,与以后的花茶制法并不一样,但因为在茶叶中加入香料以增茶香,也属于花茶的一种类型。南宋施岳《步月·茉莉词》,最早记载窨制茉莉茶。

来源:中国茶叶流通协会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